活动育人,助力宜宾“未来学校建设
——人民路小学岷江新区校区郑强校长为2020级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做课程思政讲座
2021年6月4日下午,在宜宾学院第三教学楼B座302教室,宜宾市人民路小学岷江新区校区郑强校长为教育学部2020级小学教育专业的同学做了《活动育人,助力宜宾“未来学校”建设》的专题讲座。郑校长的讲座围绕五个方面来展开:一、自我介绍。二、学校硬件和场景教育。三、信息即力量。四、活动即生长。五、精致走向未来。郑校长以人民路小学岷江新区校区建设为例,对这些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及讲解。
一、自我介绍
郑校长从19岁开始教书,有着丰富的工作经历。他钟情教育,理念先进,拥有深厚的教育理论素养、突出的教育教学专长和开拓创新意识。他业务精湛,领军科研,曾在省教育学会、省教科所就特色学校建设做专题发言。他爱好广博,步伐坚实,他是翠屏教育官方微信的拓荒者和主编长达五年。在多种工作中不断的锻炼着自己,最终总结出唯有教书才是人生的选择,重新回到了教师岗位。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十年前70后是一种现象,十年后70后是一种力量”》文中写道“70大叔,我的同龄,再不做点什么,以后就别想做点什么了,因为朽掉的柴禾,已经点不燃了。”一句道出兴趣、信念支撑的重要性。同时也告诉我们要对得起光阴,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二、硬件创一流和场景即教育
郑校长对人民路小学岷江新区校区的介绍,从校区建筑设计体现“精致教育•未来校园”的理念,充满童趣的空间场景犹如“散落的课堂”,打造“琴棋书画”等户外课堂。校区从“精致教育”出发,以“未来教育”理念统领,融汇“新教育”因子,建设“未来学校”新样态,师生融入“线上线下学习中心”,日日“晨诵午读暮省”享受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场景即教育,强调校区将自然生态理念引入学校,“缔造完美教室”是岷江新区校区师生的共同追求,要打造探究学习的空间,使新型功能室星罗棋布,让师生成长场域达到超前配置。
三、信息即力量
郑校长介绍人民路小学岷江新区校区着力促进学习空间、学习方式、学习课程体系、组织管理的变革,以省重点课题——“线上线下融合学习中心构建的策略研究”统领“未来学校”建设,使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多元化。教室里,智能交互黑板,智慧班牌等设施一应俱全,从加强线上空间建设、突破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组织课堂教学、和丰富网上学习形式等四方面来形成以智慧化、交互化为特征的学习中心实体场域。
四、活动即生长
宜宾市人民路小学非常注重学生们的实践活动,“活动”也是作为人民路小学的核心理念,“活动育人,源头活水”一直融入学校每天的教学中。通过展开一系列的学校活动课程建设,突破了当今大部分小学重理论轻实践的自我约束封闭的现状。学校同时对小学生的创造与探究思考能力非常重视,举行亲子活动、设立科学探究室、参加机器人大赛、参加“红领巾”校园义卖活动、建立“人小志大”论坛;学校还希望让学生走出校园,多朝外面看看,增广学生们的社会视野,前往杭州小学参观学习、参观军事基地、参观野生动物园。探索“七彩德育”新模式。
五、精致走向未来
人民路小学校园走特色发展道路,向“一主、两翼、三基、四环、五着力”的发展方向前进。其中“一主”是精致教育的核心理念,“两翼”即“未来教育”和“新教育”两条主线,“三基”是指抓好童真校园、书香校园、勤学校园三个基调,“四环”外显、浸润、积淀、内化,以及“五着力”新概念、新知识、新课程、新技能、新技术。通过加强学校软硬件教学设施和设备,采用交互式教学系统以及对学校教学环境的建设,将自然的生态理念引进校园,培育学校琴棋书画的美育氛围,建设走向未来的现代化新理念新技术专业化小学。
郑强校长的讲座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既介绍了所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及其实践,更全面展示了学校活动育人的宝贵经验,给小学教育的同学们上了一堂精彩的课程思政课。
教育学部
2021年6月7日
撰稿:孔维冬,杨希 初审:刘伟 审批:刘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