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及其育人价值分析
——郑婉秋博士为教育学部2020级小学教育专业做课程思政讲座
2021年6月11日下午,在宜宾学院第三教学楼B座302教室,宜宾学院教育学部教师教育教研室主任郑婉秋博士为教育学部2020级小学教育专业的同学们进行了课程思政讲座。郑老师以小学课本、凉山甘洛学校举办的一些活动等为例,向同学们介绍了“活动”及其育人的价值所在。其中郑老师主要从德育及活动育人、德育活动存在的价值、活动设计的逻辑、活动体系的构建这四个方面为同学们做了精彩的分享。
一、关于德育及活动育人
郑老师表示,德育的范围很广,可以从实践的方向去认识。她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的“活动育人”部分为大家做了简要的分析,并告诉大家,想要做好一名教师,就要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了解德育。
二、“活动”存在的价值
首先,郑老师讲述了“一扇校门内外的两个生活世界”,提出学生校外的课余时间的生活安排才是学生们拉开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表现出校内活动对孩子们的重要性。其次讲了“有限的活动范围,无限的活动体验”。活动范围的大小不能限制学生的活动体验。简要概述了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试验田”。讲了“活动处处是育人节点。”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都是活动育人的节点,语文教材和数学教材也能设计很多活动。最后总结“好的活动本身即是育人,要坚持活动目的与过程的统一”,这为今后学生设计教育活动提供了方向。
三、“活动”设计的逻辑
郑老师提出了“以活动为中心整合学校德育工作,按照活动设计的逻辑安排德育工作”的思路。
四、活动体系的构建
在这一过程中,郑婉秋老师提出“活动体系即是德育体系”的观点,强调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我们要真正关注到每一位学生。总结了“每一个活动都可以形成一个教育案例,每一类活动都可以建成一个课程体系”结论。使同学们了解到了活动体系和德育体系之间的关系,拓宽了大家的思维。
在这两节课中,郑老师以睿智的思想,渊博的学识,深深吸引了在场的同学们。她深入浅出的讲述和丰富生动案例分析更使在座的同学们受益匪浅,特别是对教育活动价值的分析给同学们带来了很多新的思考和感悟。时间在不知不觉之中已是6:00,本次讲堂在一阵同学们发自内心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与此同时,大家都期待着下一次博士讲堂的开展。
教育学部
2021年6月15日
撰稿:陈立吉 初审:刘伟 审核:刘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