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教师参加“第四届四川省教师教育学术论坛”
2012年5月24日至26日四川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四届四川省教师教育学术论坛” 在四川师范大学举行。会议开幕式由四川师范大学张健副校长主持,四川师范大学周介铭校长、祁晓玲副校长,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周林主任,教育厅师范处李曦处长,四川师大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游永恒教授等出席了会议。来自四川省、重庆市的20余所高校(研究所)、80余名教师教育研究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本次论坛是为进一步贯彻和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加强对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思考,探讨提高我省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实效性的策略,寻求提升职业院校学生专业素质与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促进我省教师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进一步的有序开展的一次学术会议。
省教厅师范处李曦处长首先从国家层面对教师教育的发展和近些年的培训做了的讲话。他从近年来教师教育的发展,当前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未来几年教师教育的改革和应对策略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他强调指出:教师队伍建设必须要从以往的外延式发展转变到以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上来;国家今后将建立“教师国家荣誉制度”——建立和授予“人民教育家”、“功勋教师”、“英雄教师”等荣誉制度;对于高校青年教师,国家将加大培养力度,从改善青年教师的生活条件、提高青年教师的待遇、大力提升青年教师的社会地位来促进高校青年教师的成长。
随后,首先由西南大学副校长,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博士生导师陈时见教授做了题为《<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创新》的开场主题报告。他从教师教育的变革、教师教育培养体系改革、教师培养的关键环节、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解读、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探索——以西南大学为例等5个方面做了主题发言。他具体从教师教育的专业化、教师教育的综合化、教师教育的一体化阐释了基于复杂的、大学的、连续性的教师教育的变革;关于教师教育培养体系的改革,他认为应该从以知识体系为中心转向以教师专业标准为中心,教师教育的内容结构应该是知识探究课+能力训练课程+教育研究课程,达成目标应该是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专业化水准;关于教师培养的关键环节,他认为应该从统整大学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整合相对分散的教师资源、建立教师专业能力训练中心、创设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构筑教师教育资源中心等方面入手增加新时期对师范专业教师的培养;最后他介绍了西南大学对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探索的一些经验,譬如:强调教师教育的专业性、注重教师教育的整合性、突出教师教育的学科性等方面的比较成功的经验。
第二个主题报告是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周林研究员做了题为《中小学绩效工资实施后的困惑与对策》的主题报告。他从教师绩效工资实施本来的预期效果倒实施后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以及官方的回应的视角出发,考察了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政策设计和原初期望,考察了当前中小学教师对绩效工资不满意的主要表现,国家相关部门的应对策略,简要论证了绩效工资存在的问题的根源,最后从研究的角度提出了加强教师绩效工资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三个主题报告是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四川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游永恒教授做了题为《教师教育课程实施中的难点分析》的主题报告。在简要回顾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制定的背景后,他从课程与课程资源、关于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培养教育实践能力的问题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实施中的难点问题。关于课程与课程资源,他认为教师需要突破传统的课程与教材体系,要有实施课程的丰富资源才能为教师提供实施的基础;关于教学方法与手段,他认为教学方法的转变时难点,而如何在大班化的教学中实现模拟课堂、现场教学、情境教学、案例分析对新教师教育课程的实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在培养教育实践能力的问题上,他认为存在的难点主要是大学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指导跟不上、指导资源匮乏,高校本身的评价体制导致了教师对指导学生实践能力积极性不高等难点问题。
随后,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廖其发教授、川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曹正善教授等8人在会上分别做了主题发言。
我院李尚卫教授、李伟副教授参加了此次论坛,李尚卫教授做了《“农村感”是我国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主题发言,引起与会人员的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