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易连云教授来校讲学简报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教育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易连云教授3月26日来到宜宾学院,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学术活动。
3月27日上午9点到11点半,易教授在三教A座101学术报告厅做了题名为“哲学、世界观、教育观”的讲座。“国培2011”转岗班和置换班的幼儿教师学员们认真聆听了易教授的启发引导,易教授风趣幽默的讲授引发了学员们的阵阵笑声。下午2点半到4点半,易教授针对“国培2011”转岗班的学员和教师教育学院幼教专业的学生讲授了“幼儿教师的德育观”。他通过一些生活案例及自身教子的经历深入浅出地把哲学与教育巧妙地联系起来,学员与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气氛非常活跃。
3月28日上午8:30,易教授来到教师教育学院会议室。杨随军副院长首先致词,热烈欢迎易教授来校指导。然后易教授与教师教育学院的教师们进行了学术交流,他针对老师们提出的问题一一作了详细的解答。易教授对年青教师提出的考博问题给出了实用的建议,提醒年青教师要夯实专业基础,拓宽视野,努力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同时,要加强外语的学习,鼓励其在外文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不断扩大自己的学术影响范围。易教授与老师们分享了自己的考硕士与博士研究生时的经历,语重心长的告诉老师们考博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研究的过程,即使不能实现学历提升的愿望,也会对自己的教学与科研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随后,老师们请易教授谈几点申报课题与研究课题的建议。易教授提出选题新颖是关键,别人很少涉猎的、应用性与区域针对性较强的课题成功申报的机会较大。在研究课题时前期成果奠基与团队协作十分重要,新老结合,以老带新,促进年轻人成长。鼓励高职称的、研究兴趣一致的教师合作。
刚入职的教师提出在教学与科研方面如何做才能较快成长的问题,易教授建议跨越单学科的范畴,积累相关领域的知识,要做有思想的老师。讲课时要针对大学生的思维特点,重点教授思考问题的方法。关于做学问,他认为哲学功底相当关键,但分析问题时如果面面面俱到也不会有突破。他例举了弗洛伊德和叔本华,认为二者学术观点比较激进,一个泛性,另一个悲情,但学术上颇有建树。他们没有因为学术中的偏激而影响日常生活的快乐,所以辩证法的运用不能让学术研究变得四平八稳,而丧失独特个性。
有老师认为读书时间与研究时间经常冲突,不知如何是好。易教授讲道,以前做学问的路径是先阅读经典而后进行研究,而现在更讲求边研究边学习。把学习、研究当作生活的一部分,不要把二者割裂。否则自己会找各种理由疏于读书与研究。
接下来,易教授对少数民族教育研究方面提供了一些建议,引导老师们思考:民族社会化与汉化的矛盾,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时代发展趋势的矛盾。
最后,邱宏书记做了总结发言,衷心感谢易教授对学生、学员及老师们的帮助,希望全院师生能长期得到易教授的指导。易教授也受邀将在下次来校时向师生们开展家庭教育方面的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