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科 研 工 作 简 报
【2024】第16期(总第86期)
教师教育学院科研办公室 2024年11月1日
———————————————★————————————-—
“优质与均衡:数字赋能乡村教育的在地实践”国际学术会议
乡村教育被视为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关键支撑,为了深入挖掘乡村教育质量提升的本土化策略,探索数字技术如何助力乡村教育实现优质且均衡的发展,以及推动达成“有质量的公平”乡村教育理念的国际共识,2024年10月18日至20日,一场聚焦“优质与均衡:数字技术促进乡村教育本土实践”的国际性学术研讨会在乐山师范学院圆满举办,会议汇聚了泰国班颂德昭帕亚皇家大学、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挪威斯塔万格大学以及国内众多知名高校与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了这一学术盛宴。宜宾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的周思其老师前往乐山参加了此次会议。
19日上午,在乐山师范学院弘毅楼的第三会议室,由乐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院长佘万斌担纲主持。乐山师范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汪天飞在开幕致辞中,首先代表学校向莅临会议的各位专家学者表达了热烈的欢迎,并简要回顾了乐山师范学院的悠久历史、当前建设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他强调,乡村教育构成了中国教育的根基,而今,随着数字信息及人工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教育领域正步入一场深刻的变革之中。利用数字化、信息化工具来缩减城乡教育差距,已成为全球教育发展的新兴趋势与主流方向。本次会议选定“优质与均衡:数字技术驱动乡村教育的本土化实践”作为核心议题,正是对这一前沿话题的积极响应与主动探索。汪天飞副校长期望与会专家学者能围绕此议题展开深度对话,分享宝贵经验,激发智慧火花,为数字技术如何有效促进乡村教育发展贡献真知灼见,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共同应对时代赋予的挑战。
泰国班颂德昭帕亚皇家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庞-霍拉达尔博士,作为本次会议的协办方代表发表了讲话。他强调,教育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在当今这个快速数字化的时代,数字包容性对于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然而,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农村地区,教育的可及性和质量仍面临显著差距。今日,众多学者汇聚于这场国际盛会,旨在探讨如何利用数字赋能来缩小这些差距,为所有学习者开辟更广阔的机会。他呼吁大家积极参与讨论、相互借鉴,共同探索在数字赋能的乡村教育背景下,如何采用创新方法增强农村教育工作者及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专家报告环节,泰国班颂德昭帕亚皇家大学的校长顾问宋巴特·提卡萨普博士带来了题为《数字时代下地方智慧与农村教育的融合》的报告。他深入探讨了如何将地方智慧融入农村教育体系,并助力农村社区应对数字安全挑战。宋巴特博士提倡在课程设计中融入更多地方特色知识,以此培养文化认同感、推动个性化学习及增强社区参与度。通过有意识的教学实践,教育不仅能传承地方智慧,还能为农村青年适应现代世界奠定坚实基础。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文化教育高等研究院的院长、博士生导师杜学元教授,作了题为《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挑战、逻辑与出路》的报告。他从研究背景、现实挑战、内在逻辑及出路探索等角度,阐述了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马来西亚理科大学的邓丽媚博士,以《数字赋能农村教育:马来西亚的准备与挑战》为题进行了分享。她基于马来西亚的数字教育政策、发展动因及现状,分析了该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呼吁国内外关注数字赋能乡村教育的发展进程。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原管理学院院长赵鹏程教授,则带来了题为《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数字技术驱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新方向》的报告。他从时代背景、均衡概念辨析、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内涵与政策演变,以及数字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路径探索等方面,全面介绍了数字技术如何引领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新方向。
泰国班颂德昭帕亚皇家大学的提蒂亚·克洛班西亚教授发表了题为《数字技术促进泰国农村教育模式革新》的报告。成都师范学院教育与心理学院院长刘小强教授围绕《构建高质量乡村教师激励体系》的主题,从乡村教师配置的关键主体出发,详细探讨了乡村高质量教师配置的激励机制问题,并分析了政府权力偏向运行于乡村教师配置中的原因。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院长胡志金教授则以《乡村教育的生态化哲学思考》为题,着重强调了乡村教育生态化的深远意义。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发展指导中心主任付先全教授在《川南地区乡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调研报告》中,基于数据统计与研究,揭示了川南地区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成人平均水平的现状,并深入剖析了相关原因。乐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的陈谢平博士作了题为《新生代乡村教师乡土情感培育》的报告,从乡村振兴、乡村教育与教师乡土情感的关系出发,指出新生代乡村教师乡土情感意识有待加强。成都师范学院教育与心理学院的郑子莹博士在《人口变化下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挑战与应对——成都案例》中,通过数据图表展示了人口变化对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带来的矛盾与挑战,以及在此背景下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困境。挪威斯塔万格大学的赛拉普·凯尔斯博士作了题为《教育领域系统综述的实践——以融合教育荟萃分析为例》的报告,分享了三级干预模式下教师筛选与学生进步监测评估的荟萃分析结果,并介绍了系统综述研究的内涵、重要性、类型、步骤及主要发现。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周成燕教授在《乐山实践:特殊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中,分享了乐山特殊教育在解决残疾人问题、推动乡村振兴方面的实践经验。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的郭玲博士作了题为《技术与合作:四川省民族地区特殊学校家校共育的探索》的报告,提出了技术助力民族地区特殊教育家校合作的新路径。富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胡健教授在《残疾人职业教育促进乡村振兴的本土化实践》报告中,分享了富顺特殊教育学校在残疾人职业技能培养方面的宝贵经验。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的梁剑博士作了题为《数字赋能乡村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潜力与路径》的报告,深入剖析了数字化赋能乡村特殊教育教师发展的逻辑与潜力。西南科技大学的蒋平教授发表了题为《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教育道路的探索》的报告,深入分析了教育改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分享了经验与启示。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的刘鹏博士作了题为《国际薄弱学校领导力研究及其对中国农村教育的启示》的报告,从历史角度分析了国际薄弱学校领导力研究的趋势,并针对中国农村薄弱学校的改进提出了建议。乐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的佘万斌教授作了题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问题、策略与实践》的报告,从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实践角度出发,基于“组织育人”的视角,探讨了乡村振兴人才面临的困境、培养问题及解决方案,深入剖析了乡村人才问题,并提出了乡村人才振兴的破题之法。
闭幕式环节,各分论坛主持人分别概述了本组的讨论概况并进行了交流分享。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文化教育高等研究院的院长、博士生导师杜学元在总结致辞中表示,此次国际学术交流会是一次提携后进、构筑友谊、加深理解、互学互利的盛会,其层次之高、范围之广、探讨之深均令人印象深刻。大会选定的研讨议题极具时代意义,与会专家学者跨越国界,凭借各自擅长的研究方法,紧密融合个人研究经历,从学术理论层面对各项议题展开了深刻的剖析。通过相互学习,大家不仅丰富了知识,提升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加深了彼此间的情感联系,实现了真正的互惠共赢。杜学元期望,会议结束后,各位能持续加强沟通与交流,精心维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友谊,让中泰、中马、中挪、中加之间的友谊之树常青不衰。
撰稿:周思其
审核:杜江
审批:刘伟
2024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