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学院高教30条研讨简报

作者:佚名时间:2012-05-31点击数:

教师教育学院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教育建设30条意见》研讨简报

 

2012530日下午,我院专任教师在会议室针对《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教育建设30条意见》进行了讨论,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曾德宏副教授非常赞同第27条中提到的“建立教授、副教授学术休假制度”,认为从规章制度上提出这一条,是一个进步。学术休假应该成为教授、副教授的权益,因为它对缓解教师职业倦怠,提升教师学术水平,促进科研创新等方面都有明显功效。他热切期盼这项制度能尽快建立,并付诸实施。

袁宇副教授针对第126828提出了自己的认识。他认为第1条中提到的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应该主要依靠教师的内在动力,而外部的激励或监督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单位要想方设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让教师们主动地、创造性地工作,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如果教师感到外部机制的约束,感到管理者的不信任或团队其他成员的不信任,那么教师的社会性需求不能得到满足,自然无益于人才培养。对于第2条中涉及的办特色高校的要求,他认为特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但宜宾学院这类型的高校要办出特色应该从“人无我有”方面寻找突破口。我们要与其他高校在共有的专业和课程等方面比拼,丝毫没有优势。最好依托宜宾,设法以宜宾所拥有的资源条件与区位优势为基础,明确我校的办学定位,制定适合我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吴宇老师非常认同第6条“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他认为强调知识体系建构的教学不能动摇,不能走极端、跟风,要踏踏实实地夯实基础。他认为“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可以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和学习动力,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障。关于第8条中提到的“强化实践育人环节”,他认为实践教学是以前教学的弱项,非常支持建立党政机关、城市社区、农村乡镇、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等接收大学生实践制度。但应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能厚此薄彼,两方面都要抓好。袁宇老师觉得28条“完善教师分类管理”非常有必要,赞同分类考核,教师不太可能像亚里士多德一样能博学、全能。教师的精力有限,应该在聘用、考核、晋升时有所侧重,教学、科研、实验系列专业技术人员应有切适性的标准,不能一刀切。

吴洪副教授表达了小教专业办出特色的疑虑,她认为应加大小教招生规模,设为2个班,一年级打基础,在二年级时可以重新分班,依照学生的兴趣分设数学和语言方向。她还建议理论课实施教师集体备课制度,加大实践课比例与指导力度,指导时细致入微,为学生答疑解惑,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她认为要把宜宾市的优质教学资源引入课堂,聘请特级教师、省级骨干教师来院讲座,把这些资源纳入教学计划中,并有制度保障。此外,她也非常支持教师分类管理,让教师们各展所长,各尽所能,也有利于相对减轻教师的负担。

李尚卫教授对其他几位老师的谈话进行回应了。关于小教扩大规模的问题,他提出招生名额院里无法决定,但在一个班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分类、分层培养。关于教师管理方面,他声明我校已经有教师分类管理的设想,制度建设正在酝酿之中。他理解老师们认为教学和科研相互冲突的说法,毕竟人的精力有限,但他认为没有纯粹搞教学的老师,也没有纯粹搞科研、实践的老师。如果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去正视问题,研究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这样研究与教学就有机结合起来,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大有裨益,这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教师教育学院的老师,我们首先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教师的价值、成就感往往源于课堂,因此我们要一方面着眼大学课堂,另一方面还要关注基础教育,要把两块紧密地联系起来。

总之,通过这次讨论,教师在开展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形成了共识,这必将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我院学科专业特色的彰显。

 

教师教育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

2012531

(作者:佚名 编辑:)

Copyright©2019 宜宾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版权所有
学院地址:四川省宜宾市五粮液大道东段酒圣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