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学院学生语言能力训练具体要求
各相关系、班:
为了保证我院师范技能训练,特别是语言能力训练的效果,营造良好的师技训练氛围,迎接国评专家组的检查。从本学期起,我中心对师范技能之语言能力训练作如下具体要求。请遵照执行。
一、模式化要求:
即要求严格按照以下轮次模式,分阶段进行训练。
1、第一轮:自我介绍
要求依学号顺序一一上台进行3分钟自我介绍。自我介绍的具体内容由自己确定,可以事先准备,也可以即兴而成。时间必须控制在3分钟左右10秒,多者中断,少者也必须在2分50秒后才可下台。台上一人,台下众人均为他的评判员。对其表现,可在每日训练的最后几分钟对上台者进行评说。
这一轮训练的目的是帮助同学破胆,克服台上紧张、慌乱的情绪,即开口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第二轮:范文朗读(朗诵)
每天晚上安排几位同学照范文进行朗读(朗诵)训练,仍然要求人人过关,人人参加;一人上台,众人评说。
这一轮训练,能使同学初步掌握朗读、朗诵的技巧和要领,能培养同学文字表达能力和朗诵技能。
3、第三轮:命题演讲
程序要求同1、2,不同的是该项训练要求主持人要提前一周把演讲项目通知演讲者。演讲前要作充分准备。演讲要脱稿,内容必须切题,时间规定为3分钟(左右10秒为限),全班同学作为评委进行评分。评分标准由主持人拟定,此轮进行前向全班公布,同学评分的平均分为演讲得分,得分低于60分或者70分(各班的标准可不同)者必须在这一轮结束后重新演讲。以此重复,直至全班通过,方可进行下一轮。
这一轮培养学生的文字应用能力和语言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演讲稿写作能力。
4、第四轮:即兴演讲
这一轮比第三轮要求更高,在程序化要求一致的基础上,变命题为即兴。由主持人随即给第一位上台的同学出一题目,进行3分钟即兴演讲,该同学演讲结束,由他给下一位选手出演讲题目,依次类推,直至每一位同学过关(即总评成绩及格)。
这一轮,除能继续强化第一轮的能力培养外,还能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随机处理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属于较高层次的语言能力训练。
5、第五轮:“一对一”辩论
主持人根据班上同学的实际,既可以自由组成辩论对手,也可由主持人按照能力相近的原则组成辩论对手。辩题和时间由主持人规定和控制。除辩手外,其它人均为其评委,评分标准也同第3轮一样由主持人拟定并先期告诉全班同学,不合格者重辩直至合格为止。
该轮训练,能更好地锻炼同学们的语言文字及信息处理能力,重点培养学生思辩、应变的能力。
6、第六轮:队式辩论
主持人在第五轮“一对一”辩论的基础上,按一定规则将班上同学分成若干辩论队,开展“大专辩论赛”式的队式辩论。
辩论的设计,包括评判机制均可多样化,各班要认真研究、精心组织,确保这一轮同学们不仅在辩论技巧、语言文字能力上得到提高,还要培养同学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二、灵活性要求
在模式化要求的六轮训练中,各班主持人尚可根据本班同学实际,灵活引入一些活动机制,开展推优评优工作。比如每一轮中最优秀的几位(数额由班委规定)即成绩前几名的同学予以加记操行分或者物质上的一些鼓励等等。在训练材料的组织,题目内容等方面均可灵活掌握。
三、几点严格规定
1、每一轮必须是人人过关。即在人人参加的前提下,保证每人均要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轮训练。
2、要将每天的训练时间分为训练和评说两段,确保评说的时间。评说过程也是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持人要组织好评说阶段的工作,保证其效果。
3、语言能力训练全过程,必须结合普通话训练。普通话水平状况要作为评分的标准。
4、各班主持人要对每一轮每位同学训练评分作认真的统计,准确的记载,并严格执行评分标准。学院将不定期组织检查。
5、每一轮训练均要在台上进行(除第六轮)。
四、各系、班师训工作严格按照各系上报的安排执行,不得随意变动。确要改动,请各系分管领导签署意见报我中心,以便管理。
宜宾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二○一○年十月十二日